經常吃腐乳會致癌?錯了!這些意想不到的好處,千萬別錯過
豆腐是中國原產的調味品,有紅腐乳、白腐乳、腐乳等。不但可作為粥食,也可作為調味品烹調風味獨特的菜肴。
但是這種腌制發酵產品,卻有許多謠言:
這是一種發酵食物,具有保健作用;
也有人認為霉菌發酵,會有毒素殘留,還含有亞硝酸鹽會致癌?
……
那這腐乳還能吃嗎?
有關腐乳的謠傳是真的。
在中國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,是由特殊的霉菌發酵而成的豆腐發酵后,再加入鹽和各種調味品進行腌制。
一片腐乳等于十二克鹽?
并不夸張。
含鹽量高腐乳的確是其短板,但不像網絡傳播那樣夸張。通常一塊10克左右的腐乳,含鹽約0.3克。
一般情況下,一天最多吃一塊是可以接受的,日常生活中也要盡量選擇低鹽腐乳,以控制食鹽的攝入量。
另外,豆腐乳的發酵過程中不會產生亞硝酸鹽,但貯存過程中也會發生,因此最好不要買一些小轎車間生產的腐乳,以免風險,建議購買正規生產的超市。
2.豆腐含有對健康有害的黃曲霉毒素?
首先將黃豆做豆腐→豆腐上長出霉菌→加鹽腌漬→加鹵湯裝瓶→密封腌制。
豆腐干發霉對身體有害。
首先,生產廠家在豆腐干生產過程中直接接種豆腐干,不產生毒素或致??;另一方面,豆腐渣主要是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質,制造或增加氨基酸、B族維生素等營養物質,有點像釀造醬油、豆醬等。
豆腐,又稱東方干酪。
盡管看起來不那么顯眼,但是在營養方面,腐乳卻并非易事。
腐乳除天然優質蛋白質、異黃酮、低聚糖、皂甙等營養物質外,還能生產并添加多種有益成分。
1.異黃酮活性提高,有助于預防冠心病。
豆制品未經發酵的豆制品中,異黃酮主要以黃酮葡萄糖類物質存在,發酵后變成游離異黃酮苷原,具有更廣泛、更強的抗菌、抗氧化、雌激素等生物活性。
一項美國的研究發現,游離異黃酮苷原能更好地預防和治療冠心病,并更容易被人體吸收。
2.新生產的維生素B12可以幫助預防惡性貧血。
由于微生物的作用,腐乳在生產過程中合成了原來不存在的維生素B12,每100克腐乳的含量大約是10微克。
若在飲食中缺乏維生素B12,則易發生巨幼紅細胞性貧血。維他命B12的缺乏還會導致記憶喪失,失眠,沮喪等等。
3.抑制乙酰膽堿酯酶的活性,或者預防老年癡呆癥。
據日本學者研究,腐乳對乙酰膽堿酯酶有明顯抑制作用。膽堿酯酶是一種分解神經末梢傳遞物質的酶,它的存在和老年癡呆癥的發生有關。
增加蛋白質的利用,幫助降低膽固醇。
黃豆含有某些植物纖維,人體不易消化,不利于蛋白質的吸收。在酶解過程中生成易于消化和吸收的低分子多肽混合物,將腐乳蛋白質的消化率由65.3%提高到96%。
許多研究表明,腐乳的蛋白質含量和性質完全可與動物性食物相比,且無膽固醇。另外,動物實驗也顯示腐乳中蛋白質的疏水成分可與膽酸結合,降低體內對膽固醇和膽酸的吸收。
不過也要注意:以上只是腐乳調味的健康益處而已。所以也要記?。撼愿椴皇菫榱搜a充上面的營養,否則會吃的過多,對健康沒有好處。